天未亮,務農的農夫都會到自己的稻田巡水,檢視稻秧的成長情況,若是遇到冬天,寒風颼颼依舊無畏,細心照護稻子的生長,農夫將稻田中的每粒稻穀,當成自己的孩子細心呵護,因此才有『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』的歷史名言流傳,因為農夫堅守自己的本分,靠天吃飯,農作物的收成全看老天賞臉,那份任勞任怨的精神,造就台灣的農業奇蹟。前些日子,知名紀錄片【無米樂】的主角崑濱伯,所道述的精神:就算沒米也要一樣快樂的豁達精神,已經是身為農夫的必備心路歷程。這次2013台南好米嘉年華,後壁區農會裝置的稻田彩繪再次成功吸睛,運用紫、綠、白三色稻米物種,結合「蘭花、稻米、穀倉」為元素,造就出令阿龍驚豔的巨型畫布。為期9/19-10/6的展出時間,由後壁、六甲、新營、柳營農會共襄盛舉,再次推廣台南特有農產品。剛好阿龍9/19去拍照遇到台南市長賴清德來開幕,算是蠻幸運。
▼從後壁區農會4樓,搭配主辦單位提供的明信片,往米蘭彩繪稻田空拍(壯觀)
▼市長賴清德 與大家一起揭開2013台南好米嘉年華活動序幕
▼紫色的稻梗儼然是米蘭彩繪稻田不可會缺的顏色之一
▼從米蘭彩繪稻田,往後壁區農會方向(照片中四層樓白色建築)拍去
▼最佳觀賞米蘭彩繪稻田為後壁區農會4樓
▼米蘭彩繪稻田的形成過程是由整地、翻土、放樣插秧、到彩繪稻田
▼米蘭彩繪稻田的重大幕後功臣,辛勞的插秧阿姨
▼後壁農會4樓展示區:俏皮的稻草人裝置藝術
▼由稻穀所黏製而成的台南米的字樣
▼風鼓車:將晒乾稻穀中的土塵、雜物、空穀吹出,結石累累的穀粒集中
▼以前將稻穀摔打在紅色的鐵架上,集中在木桶中
▼後來改成半自動:將稻穀放在滾軸上,腳踩踏板,滾軸鼓動將稻穗打落集中在桶中
▼農會4樓展示場,仿照曬穀的現場
▼青青蓊綠的秧苗靜待下田的瞬間
▼犁田的工具
▼台灣稻藝結合日本水引(Mizuhiki),創造出濃厚在地的台灣祈福藝術品
▼稻草編織結合日本水引(Mizuhiki)的稻田藝術品
▼主辦單位提供的米蘭彩繪稻田明信片
▼後壁農會4樓展示區:展示各個碾米廠的稻米
▼台南後壁永安國小精湛的鼓藝撼動人心
▼台南後壁永安國小表演太鼓
地址:台南市後壁區97號
時間:9/19-10/6 9:00-17:00
▼2013台南好米嘉年華活動menu
【結語】結合傳統稻米的農具特展,以及最夯的米蘭彩繪稻田藝術,來一趟後壁區農會(離後壁火車站步行大約5-10分鐘),便可享受一場"農"味十足的震撼show
如果您喜歡藥師龍的文章,想要follow阿龍最新文章,就到龍龍來放送台粉絲團 幫阿龍按個讚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