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,一直是花的天敵。一夜春雨,掃盡多少花花世界。桐花,亦是如此。之所以仁和步道成為消失的桐話秘徑的真正原因,依舊是前晚的大雨。位於【新竹 湖口】的仁和步道,兼具健行與賞桐花的功能。阿龍走了一趟仁和步道(從姑娘廟旁的入口進)發現層層堆疊的石板步道,每往上一階,都在挑戰阿龍的心肺功能,喘阿!!!因為昨晚剛下過雨的關係,石塊砌成的徑道,頗顯濕滑,原本期待的桐花雨,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,只留下些許淋溼雨水的桐花,狼狽的躺在步道的兩旁。正當阿龍要放棄的時候,在【金獅寺】往【健行路線】的方向走去,發現大量的桐花殘體(雖然是殘體,卻也證明這裡曾經美麗過),桐花的花量,足以鋪滿一小段步道,就像印象中的桐花五月雪,那般迷人。
★仁和步道 |
從高鐵架橋下的賞桐入口進入,往【仁和步道】方向走去,首先會經過【姑娘廟】,接著繼續往健行路線走去,就會看到【仁和步道】的上坡步道入口。此時是近乎無喘息的上坡路段,沿途所見是青蔥色的綠葉,高處是堅忍挺拔的竹林,伴隨著漸行漸緩的腳步聲,與漸行漸大的喘息聲,蜿蜒上坡的步道上方以紅漆漆有鮮紅的數字(以50階為一個單位),像是默默的鼓勵阿龍就快到最高點了。但你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,慢慢往上爬,因為徑道上可以發現蕨類蹤跡,尚未被太陽曬到爛掉的桐花最後身影,而且【仁和步道】幾乎被樹蔭遮蔽,因此不用憂心會直接被太陽曝曬。
在【仁和步道】不時會看到一些古代(日治、二次大戰)留下來的軍事碉堡,現今多處荒廢,從碉堡的砲口依稀可以想像當時戰亂,雙方戰事一觸即發的緊繃狀態。佈滿青苔的石階,說明【仁和步道】的濕度還算潮濕,行進時要小心自己的腳步,避免打滑。悠悠的竹林,不知有無螢火蟲可以觀賞(不過依照之前阿龍去過泰安觀止的經驗淡定生活~泰安觀止 ,下雨過後,螢火蟲是不見客的),以竹林為背景,棧道為中景,螢光點點為前景,應該可以交織出不錯的美景。
★ 金獅寺旁的健行路線( 驚艷) |
金獅寺旁的健行路線(有放置健行路線的牌子),位於金獅寺外的涼亭旁。算是這次【桐話之旅】阿龍最為驚艷的一段路途,可能是因為在【仁和步道】沒有看到預期的桐花,而殘留下的陰霾。但在 【金獅寺旁的健行路線】瞬間將這個陰霾一掃而空。正所謂『山窮水盡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』,『上帝把你關掉一扇門,必會幫你開啟一口窗』大該是阿龍現在的最佳心情寫照。值得注意的部分,這一段的石階落差較大,行走時要小心,盡量慢慢走,踏穩後再往上或著是往下。
【金獅寺旁的健行路線】比起【仁和步道】零星的桐花曝光量,這裡算是大把大把的桐花,從天上(樹上)灑下來,儘管阿龍到的時候,桐花已經呈現半水爛的狀態(大雨下的產物),但原本蓊鬱的青青蕨類、碩大的野生姑婆芋(真的很大),都被大量的桐花,點綴得一片雪白。除了桐花這條步道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,攀附在生態工法的壁牆上,算上小品。另外還有花瓣捲取後,巧妙成為五角形的牽牛花,果然大自然的奧妙需要親眼見過才算數。
★【開山 土地伯公 小徑】 |
由【金獅寺旁的健行路線】往仁和步道走去的【 開山 土地伯公 小徑】,主要是原始的石頭路,沒有棧道上的架設,走起來格外有『原始』的感覺。就在【 開山 土地伯公 廟】前的路上,有大量桐花的掉落蹤跡,雖然大雨與行人的腳步,會加速桐花化做春泥的步調,但在這裡可能是無步道的設置,而且路也比較小條,人煙稀少,桐花雖被打落,卻還不至於快速被腳步拓印在土裡。細細觀看桐花在遊客的排列下有著不一樣的藝術創作風貌
★ 全台賞桐花資訊查詢 |
1.經由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】網站中的【桐花報馬仔】的【更多花況】選項點進去,就能看到全台目前桐花開放的狀況
2.直接Google搜尋【2014客家桐花季】就能輕鬆掌握各地善心人士提供的第一手【桐花花況】實拍照片。
資料來源: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】
★ 位置 |
★ 貼心小提醒 |
1.【仁和步道】屬不間斷的上坡,行走累時可以放慢腳步
2. 【金獅寺步道旁健行路線】石階有時落差較大,要注意腳步,踏穩再上下
3.賞桐最佳路線(省時篇):直接將車停在金獅寺外,往【金獅寺步道旁健行路線】就能遇見最多的桐花(PS.今年桐花差不多都被雨打光,要明年了)
★總結 |
雖然這次造訪【仁和步道】沒有出現桐花蹤跡,卻在【金獅寺步道旁健行路線】驚見秘境般的【桐話世界】,明年就要早點出發直衝【金獅寺步道旁健行路線】,已搶得最佳的拍攝時間。賞桐結束可以到湖口老街逛逛【新竹 湖口】街頭巷尾信仰和平相處,三元宮、天主堂共處一街in湖口老街 ,在假日的午後,湖口老街還蠻熱鬧。
如果您喜歡藥師龍的文章,想要follow阿龍最新文章,就到【龍仔】旅食拍粉絲團 幫阿龍按個讚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