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那是一種念舊情懷,造就仙草博物館館長鍾永熹,推動關西仙草的發展。當務農的農夫,在夏日炎炎的烤晒下,來一杯清涼仙草茶,暑氣全消。本草求原「清暑熱,解臟腑結熱毒。治酒風。」(酒風在《素問·病能論》的解釋為:酒後為風邪所傷之證。又名漏風。證見發熱,肢體怠惰,汗出惡風) 。所以仙草清暑熱的好處似乎遠在鍾館長前就被記載。但追循Jack Nicholson 和 Morgan Freeman 主演的 The Bucket List( 一路玩到掛),由 Morgan Freeman 飾演的腳色 卡特‧錢伯斯(Carter Chambers)所擁有的特色,豐富的知識個人特質,阿龍上網查一些仙草資料。包含為什麼叫仙草?仙草與青草有甚麼不一樣?仙草與燒仙草?
★為什麼叫仙草? |
關於仙草之名,直覺性的反應,莫非是仙人之草。的確在古代傳統醫藥不發達的年代有這麼一說:中暑之人,因為喝了這種特殊草類植物所熬製而成的湯汁,進而身體復原,順理成章認為這種特殊的草類植物是仙人所賜,因此稱他為仙草。然而,真正在書籍上的紀載, 「仙草」之名稱第一次出現在中國藥植圖鑑,另外「職方典」稱之為仙人草。又稱為田草、洗草、仙草凍、仙草乾、仙草舅。泰雅人稱Supurekku,排灣族人稱ryarikan,英文名稱為Mesona或Chinese mesona。( 資料來源)
★仙草茶與青草茶有甚麼不一樣? |
簡單來說:仙草茶只要一種仙草就可以完成,青草茶又稱百草茶,往往會加入四五樣以上藥草熬煮而成。阿龍統整一些資料,做成仙草茶與青草茶的比較表格。雖然兩種都有清熱的效果,但千萬不可以因為要退火,而一直喝一直喝。畢竟再好的東西,吃多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,永遠記住一個原則,凡事適量就好。
名稱 | 仙草茶 | 青草茶 |
組成 | 單一仙草 | 多種藥草 |
成分 | 仙草(唇形花科,關西仙草為「桃園一號」,特質匍匐性,葉凝膠強度高,植物膠質豐富) | 鳳尾草 使用率:88.3%(蕨類,具清熱利尿效果) 車前草 使用率:33.3%(屬名Plantago,民間常用野菜。具清熱明目、解熱、利尿作用) 黃花蜜菜 使用率:33.3%(天蓬草或穿地龍,清熱、利尿消腫) 金絲草 使用率:29.1%(筆仔花,清熱、利尿、抗暑熱) 魚腥草 使用率:29.1%(臭腥草、茙草,新鮮青草有腥臭味,乾燥後味道芳香。具清熱解毒、利尿) 薄荷 使用率:29.1%(可以增加芳香口感。有提振精神、發汗、鎮靜) 咸豐草 使用率:16.6%(菊科,又稱恰查某、鬼針草,有消炎、解熱、利尿) |
參考資料:
1.康健雜誌58期2011.07.16 作者:林貞岑
2.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邱年永對全國十六鄉鎮的青草茶種類統計
★仙草凍與燒仙草? |
仙草凍與燒仙草差異的關鍵點,就是太白粉與溫度兩項因素。傳統的仙草凍,主要是由乾燥完畢的仙草乾,熬煮濾渣後加鹼液,待冷卻就形成仙草凍。而燒仙草,就是在熬煮過濾後的仙草汁,加入太白粉,此時太白粉扮演的角色,就像一位魔法師,在【溫度上升與下降過程】,運用含澱粉的性質,產生糊化現象與老化現象。(富含澱粉的太白粉因為加熱而產生糊化現象:澱粉在高溫下溶脹、分裂形成均勻糊狀溶液。如果這時候溫度下降,大多數已糊化的澱粉,會因為失去流動性而形成凝膠,一旦凝膠形成後就會逐漸形成堅硬的組織,此種現象稱為老化,但老化是可逆的,加熱會打斷結構中的氫鍵,使直鏈澱粉再度游離出來,於是凝固的燒仙草就又恢復了。( 資料來源:KINGNET )
★仙草巷 |
如果只是逛逛關西仙草博物館,我想是無法滿足對仙草的了解,果然鍾館長還開了一間仙草巷。結合食品市場與養生創意,創造出仙草巷複合式的餐飲事業,著實為關西仙草文化,推向觀光產業境界。讓來到關西的遊客,第一個想到仙草相關的企業,就先想到仙草巷的同時,無疑是擦亮鍾館長小時候對仙草獨有的記憶,更開拓廣大的事業商機。阿龍有興趣的食物是仙草麵,因此點了一個套餐,光是單吃仙草麵條,少了一份全以澱粉為主角的甜味,他需要靠翻炒的佐料提味,才能補全整個仙草麵的氣味。仙草雞湯阿龍喝起來有種羊乳頭燉煮的感覺,而仙草凍(仙草膠質丁)口感上屬於Q度十足,不是滑嫩類型。
★關西牛肉捲餅 |
算是關西必遊的排隊美食,時尚玩家有報導過,阿龍也覺得老闆娘真的是佛心來著,捲餅吸附牛肉的甜味與酸菜的酸味,一口咬下,只有滿足兩個字形容。
★總結 |
關西之所以仙草有名,主要是因為氣候適合仙草生長。3月,雲霧繚繞的丘陵山坡地,符合仙草種植時需要大量水氣條件,到了9月,乾燥的氣候,採收及等到風乾時,搭上九降風(東北季風)的季節。種植採收風乾一氣呵成,造就關西是仙草故鄉的美稱。 有機會來趟關西,可以嘗嘗不一樣的仙草產品。